在新能源行業的研發與生產環節,電池、電機、電控系統等核心部件的性能測試需模擬不同溫度環境,以驗證其在苛刻工況下的可靠性,冷熱一體溫控設備作為關鍵支持設備之一,通過制冷與加熱雙向調節,為新能源測試提供穩定、動態的溫度環境。
一、冷熱一體溫控設備的系統協同機制
新能源測試對溫度控制的連續性與穩定性要求較高,冷熱一體溫控設備通過制冷、加熱、循環及監測模塊的緊密協同,構建完整的溫度控制閉環,確保測試過程中溫度準確傳遞與動態調節。

制冷與加熱模塊根據測試需求協同切換。制冷模塊在低溫測試時啟動,壓縮機將低溫低壓制冷劑氣體壓縮為高溫狀態,經冷凝器散熱液化后,通過膨脹閥節流降壓形成低溫氣液混合物,進入蒸發器吸收導熱介質熱量,實現降溫。加熱模塊在高溫測試時工作,通過電加熱元件或回收壓縮機排氣余熱對介質加熱;電加熱采用耐高溫絕緣設計,余熱回收則提升能效。控制模塊準確協調兩者運行,低溫測試時降低加熱功率,高溫測試時減少制冷輸出,避免功能沖突導致溫度波動。
循環模塊負責介質輸送,保障熱量均勻傳遞至測試對象。導熱介質需適配寬溫域,冰點、沸點及熱穩定性覆蓋測試范圍;儲液罐具絕熱設計并配備液位監測,防止循環中斷。循環泵選用耐溫耐腐蝕類型,電機配備適配散熱結構;管路采用金屬材質并包覆保溫層,接口采用高性能密封件防泄漏。部分設備支持流量調節,可根據測試對象熱負荷動態調整介質流量,優化溫度分布。
監測模塊通過多方面采集數據支撐準確控溫。高精度溫度傳感器布置于介質進出口、測試對象表面等關鍵位置,部分具備耐高低溫特性,滿足寬溫域測試需求。壓力傳感器監測介質與制冷劑壓力,異常時及時告警;流量傳感器確保介質流量穩定,避免局部溫度不均。所有數據實時傳輸至控制模塊,為動態調節提供依據,保障溫控準確與響應及時。
二、適配新能源測試的溫度控制邏輯
新能源測試對溫度控制具有動態循環、寬域覆蓋和準確穩定的要求。冷熱一體溫控設備通過分階段控制與動態補償機制,滿足包括電池溫循測試和電機測試在內的多樣化場景需求。
在動態循環測試中,設備需在高低溫間快速切換。升溫階段,根據溫差調節加熱功率,溫差大時高功率快速升溫,接近目標時轉為PID微調防過沖,同時提高循環泵轉速。恒溫階段持續監測溫度,測試對象放熱時啟動制冷,散熱時增加加熱,維持溫度穩定。降溫階段可選梯度或快速模式,梯度降溫逐步調低目標溫度,控制制冷功率與泵速防驟降損傷;快速降溫控制制冷能力運行,同時監測速率防超限。
寬溫域測試要求設備穩定控制。低溫測試時優化制冷循環參數。高溫測試時加強加熱與冷卻協同,加熱模塊穩定輸出,冷卻模塊微調防超溫,并利用循環系統保溫設計減少熱損。異常工況下,設備通過動態補償與保護邏輯維持穩定與安全。保護邏輯在溫度、壓力異常或介質泄漏時啟動。
冷熱一體溫控設備在新能源測試中的運行機制,構建完整的溫度控制體系。隨著新能源行業對測試精度與場景適配性要求的提升,冷熱一體溫控設備的運行機制還將進一步優化,為新能源核心部件的性能驗證與質量管控提供更可靠的溫度支持。